职场人,沟通是日常。对于做组织性质工作的同学来说,沟通甚至成为他们主要的工作组成。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沟通”这件事就需要花点时间来思考下了。
一、沟通的原则
万变不离其宗,探讨所有事情的前提都是目标导向。沟通的目标是什么的?开始之前咱们先一起梳理一下职场的沟通形式吧。
沟通形式有很多,有时候要进行事务性沟通,如研发|需求沟通会:
合作方|工作方案确认上级|职业晋升答辩下属|工作进度确认项目组|casestudy讨论会有时候要进行节点性沟通,如:
每周管理例会每天早间站会项目组月度汇报有时候要进行非正式沟通,如:
一起用工作餐我认为沟通的原则可以被归纳为三点:明确目标,清晰边界,最大化共识。
目标导向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职场中90%以上的沟通都需要目标导向。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沟通需要花费时间,每场基于工作的沟通都等同于对公司资源的使用。所以即便在这类日常到不能再日常的工作中,明确的目标也是沟通展开的前提。
无目标的沟通不就是摸鱼嘛
这个年代里协同工作已经是常态,边界模糊的协作是最痛苦的了。如果我们的沟通是基于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明确不同的任务谁来负责,谁来支持,谁来验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协同工作不谈边界,就是内耗的开始。一通操作猛如虎,执行效果二百五。
职场老油条有句名言“很多时候事儿做不成,不是因为反对你的人太多了,而是支持你的人太少了。事情一旦被标记为可做可不做,那结果必定是永远没戏。”
职场沟通的意义,用最接地气的说法叫“拉票”。虽然职位不同,立场有别,但也要积极地去寻找共识,将共识最大化。
复习一下,在职场中我们谈到沟通时,请时刻铭记明确目标,清晰边界,最大化共识。这是沟通的三大原则。
二、如何理解有效
沟通是一个动作,有效沟通是一个结果。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很难通过一个标准去定义有效。所以这里我选择一些案例,聊聊那些虚假的有效,防微杜渐。
1. 忽视沟通场景
我11年初入职场时,我的上级在分配给我的任务是“xx项目进度跟进”。那时公司使用rtx作为内部沟通工具,我可以轻松找到对接的研发。于是发生以下对话:
产品:哥,筛选器增加复选功能可以在本周内上线吗?产品:这个很急啊。2分钟后研发:恩
你觉得研发算不算确认了该进度?
企业微信,钉钉,RTX都属于在线聊天工具,从产品形态上表达的是聊天的场景,即模拟对话的形式进行工作讨论。
在确认进度这个具体任务中,面对面沟通是封闭时空,只要你问了对面就需要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