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笔者简述了一款“2B”ERP生产制造产品的搭建思路,以此作为2019年的总结,也希望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
B端产品所处环境复杂,往往一开始接触的时候就如同走进了森林,不知道从当前从哪个方向走,最终到哪里,怎么开始走。面对这样一个逻辑繁复,环境复杂的情况,产品经理最好的做法就是循序渐进,由粗到细。
本文笔者简述了一款“2B”ERP生产制造产品的搭建思路,以此作为2019年的总结,也希望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
一、产品功能架构搭建
当我们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我们不妨先想想我们的产品需要什么作为基础?
修建新房的时候需要地基,需要规划,产品也应该有地基,规划。
为什么要搭建产品架构?为什么搭建产品的架构是第一要义?尤其是对于一款垂直的2B产品来说尤其重要。
笔者现在服务于一家“垂直电商”类的互联网公司,业务模式很多,整个后台产品都是自主研发,笔者经常听见领导说,为什么我们的产品总是在跟着需求疲于奔命,我们的产品到底有没有价值,到底创造了什么价值,怎么感觉这个产品是个黑盒子,做了什么都不知道。
当我真的接手公司的产品,去分析需求的时候,好家伙,一个产品的基本架构图都没有,这确实感觉像个黑盒子。整个信息化部门都在接零散的需求,基本上是用户说什么就做什么,很多功能做了用了一段时间又没有用了,产品经理也很忙,却没有体现出任何的价值。
究其原因,就是产品没有产品架构,没有产品规划,没有迭代节奏,有人不是胖,只是骨架大,产品也如此,产品臃肿,就是产品基础架构没有搭好。
所以,第一要义,面对全新产品,尤其是2B类工作流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产品架构非常重要。
总结起来,笔者认为一个清晰的产品架构有以下几个价值:
产品架构有以下几个价值:
产品的基础,清晰相对稳定,健壮,可扩展,用户体验;同时产品架构反应了与业务的关系,为产品建立长期的战略布局;用户的调研只是站在用户自身的使用视角,很难在系统规划的角度考虑全面整体的东西,避免被用户需求牵着走;为下一阶段产品设计工作做准备,以后每次的迭代都是在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去完善和丰富产品。
二、如何进行产品功能架构搭建
在第一部分,讲到产品基础架构的搭建,那么如何搭建产品的功能架构呢?
2.1 产品功能架构是什么?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产品的功能架构是什么?包含了哪些方面?
我们先看两张图:
微信功能架构V1.0:
笔者做的生产制造的产品功能架构1.0:
从这两
前面介绍了根据商品流转所涉及的系统模块,供应商与合同的管理已经总结过,所以本篇继续写一下商品管理模块。
关于商品管理系统的总结介绍在网能够搜索出好多,这里也结合了接触过的系统,借鉴了一些资料,根据个人的理解整理出来,希望能够按计划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系列文章,目的是通过梳理总结让自己原来懵懂的内容清晰,希望有缘看到此篇文章的人给出建议,共同学习进步。
我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一、SPU与SKU
这个属于老生常谈,但还是温习一下这两个概念。
SPU:标准化产品单元(Standard Product Unit),是商品信息聚合的最小单位,是一组可复用标准化信息的集合,我的理解它主要也是为了前端显示为目的;SKU:最小的库存单位(StockKeeping Unit),可以以件,盒,箱,千克等为单位存储,商品的进货、销售、售价、库存等最终都是以SKU为准的。一个SPU可以包含多个SKU,SKU是一般是根据SPU的销售属性组合(笛卡尔乘积);
如华为Mate30手机是一个产品,但是它有白色、金色、黑色三种颜色可选,根据规格属性又有64G、128G、256G存储,这时就共会产生9个SKU(3种颜色*3种内存规格)。
有的电商系统中是不设置SPU的,仅有SKU,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商品的曝光率,让用户更直接的看到其商品,缺点就是像服装、鞋类等商品不同尺码的也显示,让用户看起来不舒服(感觉满屏都是同样的商品);
具体如何启用SPU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进行设计,下图是一个简单的spu、sku、分类及属性的关联。
二、商品管理系统组成
商品系统一般要包含以上几部分信息,通过商品状态的变化完成在整个供应链系统中的周转;电商系统中所有的操作都是围绕商品进行的或是为商品服务的,这样理解也不为过。
商品搜索和商品紧密关联,但是一般是通过商品信息、商品属性设置关键词单独建立和部署的且与前端系统关联更为密切,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
1. 分类管理
商品分类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分为前端分类与后端分类。
后端分类是基础,进销存业务都是和分类紧密关联的,从商品进货到商品库存,再到商品销售,最后到财务核算很多都是以后端分类为维度进行的;同时商品的很多属性信息也是建立在商品分类上的。
前端分类是为了前端销售而建立的,它是以后端分类为基础,是为了在前端有效展示商品、用户快的搜索,查找商品而建立的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