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的是Facebook收购的超级应用WhatsApp的商业化故事——反广告是WhatsApp的创立基石,但是Facebook的并购彻底改变了其命运……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碰撞,WhatsApp的变现之路究竟在何方?2012至2015年间,作者在微信公司工作,他将从竞争对手的眼光分析WhatsApp纠结的变现历程,每项举措的成功之处、可行性及对用户的潜在影响。
请看来自《Factor Daily》的文章:
WhatsApp是唯一一个月度活跃用户超过十亿却尚未开始变现的信息流应用。2016年11月,WABetaInfo 网站报道了WhatsApp测试版发布的新功能,据称WhatsApp将推出类似于Snapchat Stories的功能,我当时就觉得这个有趣的功能有助于WhatsApp的广告变现,而这一预测在2018年8月成为现实,具体可以在我的Facebook和Twitter上看到。
尽管WhatsApp一贯的立场是反对任何广告,我却认为Stories是一种以不侵犯用户隐私为前提引入不令人排斥的广告的公众信息流形式。
以日常的私信体验为例,在对话过程中插入广告会令人反感,而且有可能会让那些在紧急情况下使用WhatsApp的用户感到非常不舒服,比如当用户遇到医疗事故需要紧急求助亲友时。
WhatsApp作为一个高度关注用户的公司,似乎不会利用广告破坏私信体验。WhatsApp标榜的收购价值有230亿美金,除此之外在变现方面并没有显著成果。
我觉得利用公众信息流才是广告变现的可行之道,特别是这种方式并不太涉及用户隐私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是唯一一个这么想的人。福布斯的记者Parmy Olson曾采访了WhatsApp的两位创始人,他们在2017年2月时都做出了相同的预测(我的预测是在前一年11月),即通过类似于Stories的功能在WhatsApp中植入广告。
WhatsApp于2018年8月宣布将借助WhatsApp Status在其平台上植入广告。WhatsApp Status是其应用程序中一种简单的内容信息流,用户在WhatsApp Status 上发布的内容会在24小时之后消失,类似于Facebook,Instagram及Snapchat的Stories功能。
此外,WhatsApp还会推出商务API账号以帮助广告主在WhatsApp上触及目标用户,同时允许广告主在Faceb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