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人写公关稿时,往往是生搬硬套地添加内容与品牌价值观,造成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而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总结了一些写好公关稿的技巧。
公司新品上市,你突然接到领导的任务:“写篇公关稿,那种能爆火的哦!”。
当时的你一脸懵逼,产品见都没见过、用都没用过,发布会也不让去,咋写啊?抱着怀疑的态度,你上网找到一篇你觉得还不错的文章,心里开始有些欣喜,觉得这一篇好像可以抄一下。(心里话:哈哈哈,我太有才华啦。)
于是,经过几小时的软磨硬泡、七拼八凑,你终于写成一篇类似《XX产品全新上市,带来行业巨大变革》的文章,交给了领导。
领导看过,假装看懂了,还帮你修改了标题《惊喜!XX产品全新上市,带来行业巨大变革》,你对领导的批改心悦诚服,并露出“谢主隆恩”的谄媚。领导看着你,也散发一种“栽培有方”的喜悦,你们俩互相瞅了对方一眼,那分明就是心领神会、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情感,霎时间让其他同事们都嫉妒不已。
这就是大多数人写作公关稿时的日常。
看标题你也知道,这样的内容不可能有效传播,也不会为品牌带来形象与价值的提升。这种公关稿还活在上个世纪之中,它们还沉浸在以往纸媒时代的信息垄断当中,完全不适用于今天这个“完全开放”“话题无边界”“人人都是载体”的社会。
从2013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启,我们每个人其实都被手机牵着鼻子走,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颠覆式巨变,公共关系也无疑裹挟其中。
因此,想要写出漂亮的公关稿,需要真正理解当下行业中公关稿的传播动机,根据媒介、受众、内容多维度变迁输出公关稿,从而真正影响消费认知,推动大众。
1. 新变化:权威说的也不算
众所周知,公关稿是通过第三方媒体角度,向外界传播企业声音的一种传播方式,它介于新闻和广告之间,更加独立、客观,也更加容易取得受众信赖。
公关的最终目的和广告殊途同归:建立认知,从而塑造品牌。
公关是“别人来夸我”,广告是“我来夸我自己”,两者核心区别在于说话方不同,前者更加中立,所以更信赖。
以往公关行业塑造品牌方形象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开会(发布会/试驾会/公益等形式)——邀请媒体参与(媒介部同事邀约)——发稿传播(改改通稿发布媒体),当然其中涉及很多内容、环节、话术等的设置,有的也需要公关事件的策划,但是一般逻辑差不多。
公关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沟通桥梁,是站在品牌角度向大众传播提供的官方资料,如同企业发言人一样,是正式公文的核心内容。
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将每个个体